-
2022-01-15
343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陆浑山庄》唐代诗人宋之问所作五言律诗。本诗叙事抒情,就让人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这叙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原文】陆浑山庄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
-
2022-01-15
152 次
诗知识
诗之有韵,犹屋之有柱;柱不稳,则屋必倾圮。韵不稳,则诗必恶劣。故押韵之所当戒者,初学亦不可不知,兹试分述于下:一、戒凑韵俗亦称挂韵脚。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二、戒落韵落韵者,出韵之谓也。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
-
2022-01-15
247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采莲曲》为唐代诗人王勃所作。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王福畤,途经江南时写下的。这首《采莲曲》它的内容充实生动,言辞优美,是一首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诗篇。【原文】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
-
2022-01-15
174 次
诗知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7月4日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引用的古诗词,比喻中韩关系发展会有新机遇、新境界。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前,2011年12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中美“乒乓外交”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同志在致辞时也用了这首诗。盘点一下媒体的公开报道,习近平同志(包括他任总书记、国...
-
2022-01-15
282 次
诗知识
【原文】经行岚州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赏析】诗人所在的隰城县距岚州不是很远,但岚州的西、北、南三面皆有山,比隰城高寒。诗人两次经过岚州的时间都是春天,去时约在阴历二月底,返时大概是三月初。三月底...
-
2022-01-15
92 次
诗知识
女娲石上偈语女娲石上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词鉴赏】《红楼梦》的作者为了便于发抒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借人们都熟悉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巧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的故事。石头的经历,便是贾宝玉的经历;石头,便是贾宝玉的象征,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无材可去补...
-
2022-01-15
411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捕鱼谣》为晚唐诗人曹邺作的五言古诗。原文为: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少年,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此诗脱胎民谣,针砭时事。全诗三章六句,分述三个并不相关的内容,用两种方式组合:一是不同内容的排比,拓宽外延;二是同一内容的对比,深化内涵,并集中在一个焦点(主题)曝光。丰茸其辞而凝炼其意,正是民间歌谣的普遍特色。【原文】捕鱼谣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少年,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妻不成双!【赏析】以“官仓老鼠大如斗”著称的曹邺,如果生于现代,很...
-
2022-01-15
111 次
诗知识
【原文】经梧州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赏析】据《新唐书》记载,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逃回后,又投靠了当政的武三思,谄事太平公主,于景龙中迁升为考功员外郎。后安乐公主权盛,他又往谐结,太平公主深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便揭发了他知贡举时受贿赂,于是下迁汴州(今河南省...
-
2022-01-15
109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入朝洛堤步月》是唐高宗朝宰相上官仪在洛阳皇城外等候朝见时创作的一首短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观巧妙组合,气度从容,艺术上极见功力。【原文】入朝洛堤步月⑴脉脉广川流⑵,驱马历长洲⑶。鹊飞山月曙⑷,蝉噪野风秋。【注释】⑴洛堤:东都洛阳皇城外百官候朝处,因临洛水...
-
2022-01-15
446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
-
2022-01-15
302 次
诗知识
【原文】鸂鶒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赏析】这是一首吟咏鸂鶒的七言古诗。鸂鶒,音“西翅”,也可读成“欺翅”,是一种长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的水鸟,经常雌雄相随,喜欢共宿,也爱同飞并游。它的好看的毛色给人以美感,它的成双作对活动的习性,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这诗兼有音乐与图画之美。一、二句好比是一支轻清悠扬的乐曲,三、四句好比是一幅明朗净洁的图画。“相呼”二字是前两句之根。正是相呼之声吸引了诗人的视听,寻声望去,见到水边沙窝上正有...
-
2022-01-15
348 次
诗知识
【原文】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裴回闻夜鹤,怅望待秋鸿。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赏析】此诗是初唐五言排律中的佼佼者,素来被诗论家所称道。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凡排律起句,极宜冠裳雄浑,不得作小家语。唐人可法者,卢照邻:‘...
-
2022-01-15
218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登洛阳故城》是唐代诗人许浑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写登上洛阳城的所见所闻,颔联通过写洛阳城古今的变化揭示富贵不能长久、权势不能永存的历史规律。颈联中诗人的视线又转回眼前,描写暮色笼罩下的洛阳城。尾联诗人用神话传说表达对世事...
-
2022-01-15
467 次
诗知识
重阳节古诗大全关于重阳节古诗“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的《采桑子》可以说是重阳节的代表作品了,有不少人对于这首诗都非常的熟悉。重阳节古诗大全41、重阳四首【唐】司空图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雨寒...
-
2022-01-15
349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度大庾岭》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大庾岭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全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章法严谨,音韵谐婉,属对精密,词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原文】度大庾岭度岭方辞国⑴,停轺一望家⑵。魂随南翥鸟⑶,泪尽北枝花⑷。山雨初含霁⑸,江云...
-
2022-01-15
177 次
诗知识
【原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年代:南宋作者:杨万里其一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其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⑴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
-
2022-01-15
193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是隋唐时期诗人王绩的诗作。全诗以思故园、问故园、意欲回归故园列句成章,脉纯利润清晰、篇法圆紧。【原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旅泊①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②俱握手,破涕共衔杯③。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
-
2022-01-15
179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夕次蒲类津》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征战生活与战地风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与思乡情结。【原文】夕次蒲类津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赏析】公元6...
-
2022-01-15
383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夜宿山寺中,于山径之上等待友人的到来,而友人不至的情景。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全诗不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
-
2022-01-15
72 次
诗知识
为某人到另一个地方或单位而召开的会议.其他回答就是聚在一起给同学、同事、朋友或家人送行的意思。其他类似问题问题1:践行者是什么意思[政治科目]践行者是履行自己的承诺,按既定计划实行的人.问题2:践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政治科目]践行,意思有二,1.实践;实行2.为他人送别.《朱子语类》卷九:“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问题3:临走前,总部的同事为他们二人践行.践行不是实行的意思吗,那在这里的意思是?家里每辞典不好意思.求践行的所有解释是饯行,就是送别的意思.问题4:践行什么意思?1.为他人送...
-
2022-01-15
194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原文】送朱大⑴入秦⑵游人⑶五陵⑷去,宝剑值千金⑸。分手脱⑹相赠,平生一片心。【注释】⑴朱大:孟浩然的好友。⑵秦:指长安:⑶游人:游子或旅客,此诗指的是朱大。⑷五陵:地点在长安,唐朝的时候是贵族聚居的地方。⑸值千金...
-
2022-01-15
171 次
诗知识
7.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例如:遣怀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
-
2022-01-15
179 次
诗知识
【作品介绍】《渡湘江》是唐初诗人杜审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首句写忆昔游而悲伤,次句写见花鸟而哀愁,三句自伤南窜之身,末句自比江水作结。全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这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而出现在七绝刚刚定...
-
2022-01-15
396 次
诗知识
??湘云词??判词“富贵又何为”??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诗词鉴赏】??这一首说的是史湘云。??判词前“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飞云”照应词中的“斜晖”,隐“云”字3“逝水”照应词中的“湘江”,隐“湘”字。??湘云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家的姑娘,即史太君的侄孙女。她生下不久,就失去父母慈爱,成为孤儿,在叔婶跟前长大。她到大观园来,是她最高兴的时刻,这时她大说大笑,又活泼,又调皮;可是一到不得不回...
-
2022-01-15
382 次
诗知识
什么是格律诗?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