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遇(其三)》陈子昂唐诗鉴赏

    2022-01-15 113 次 诗知识

    《感遇(其三)》陈子昂唐诗鉴赏 【原文】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苍苍丁零塞(9),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10),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凶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11)。【注释】(9)苍苍:青色。丁零:古代北方种族名,曾属匈奴。(10)亭堠:指北方戍兵居住守望的堡垒。摧兀:险峻的样子。(11)上:一作“下”。【赏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春,金微州(今蒙古人民共...

  • 《凉州词》王之涣唐诗鉴赏

    2022-01-15 143 次 诗知识

    《凉州词》王之涣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歌以汉代唐,写一位边地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原文】凉州词二首⑴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⑵...

  • 《灵隐寺》宋之问唐诗鉴赏

    2022-01-15 340 次 诗知识

    《灵隐寺》宋之问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灵隐寺》是唐代宋之问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按照诗人游览的路线展开描写,从飞来峰入手,写到灵隐寺本身和出来见到的景色,最后写到诗人出来后的感想和打算。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整体上看清新雄壮,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原文】灵隐寺鹫岭(1)郁岧峣(2),龙宫(3)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4)。桂子(5)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6)登塔远(7),刳(8)木取泉遥(9)。霜薄花更发(10...

  • 诗经和楚辞的不同比较研究

    2022-01-15 113 次 诗知识

    诗经和楚辞的不同比较研究 《诗经》和《楚辞》都是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虽然都因同出于华夏文化之源而有许多共同点,但也由于各自产生时代、地域等的不同以及作者身份、地位和阅历等的差异,彼此间又在创作精神、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分析和比较这些异同和差别,这对于更好地认识、了解这两部作品的性质和特点是不无意义的。中国传统的诗歌创作,广而言之,中国传统的...

  • 《离思五首》诗词深度赏析

    2022-01-15 263 次 诗知识

    《离思五首》诗词深度赏析 《离思五首》诗词深度赏析【原文】《离思五首》年代:唐作者:元稹其一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其二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其三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其五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注释】⑴篸(zān):古同“簪”。⑵须臾(yú):片刻,很短的时间。⑶散漫:慢...

  • 《诗二首》王梵志唐诗鉴赏

    2022-01-15 421 次 诗知识

    《诗二首》王梵志唐诗鉴赏 【原文】诗二首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赏析】王梵志诗多无题,这两首诗的内容都是肯定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既可以解释为否定长生的观念,即对世事加以讥笑,又很具“黑色幽默”特色,即面对死亡不可避免的事实,诗人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城外土馒头”,以土馒头这样的大白话来喻坟墓,虽不免残酷,还是让人忍俊不禁,“土馒头”弃之城外,可见世人身死之后的孤寂,而生时的荣华富贵显见得是没有意义的了。“馅草在城里”,坟墓既然是土...

  • 《游少林寺》沈佺期唐诗鉴赏

    2022-01-15 163 次 诗知识

    《游少林寺》沈佺期唐诗鉴赏 【原文】游少林寺长歌游宝地,屣倚对珠林。雁塔霜风古,龙池岁月深。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赏析】首联是概写游寺。诗人踏着歌声来到这所佛门宝地,仔细地观赏了寺内清幽秀美的园林景色。“宝地”、“珠林”,都是出自佛经用语,所谓“黄金七宝为地,摩尼珠为林”。少林佛殿及其幽美园林风光也由此不言自喻。“长歌”二字,表现诗人当时畅游的欢...

  • 《钓竿篇》沈佺期唐诗鉴赏

    2022-01-15 394 次 诗知识

    《钓竿篇》沈佺期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钓竿篇》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垂钓诗。此诗一反作者多为点缀太平的应制诗风,内容写的是“纶钓嬉游”之事。全诗格调流畅而谐趣,内容朴实而清丽,既洋溢生活气息,又饱蕴人生哲理。【原文】钓竿篇朝日敛红烟,垂钓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避楫时惊透...

  • 什么是乐府?

    2022-01-15 119 次 诗知识

    什么是乐府?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样式的变革往往和流行乐曲的声调有关。两汉乐府诗最初是配乐演唱的,它之所以在诗体形式上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句,...

  • 古诗山村咏怀注释及赏析

    2022-01-15 421 次 诗知识

    古诗山村咏怀注释及赏析 优美诗歌古诗山村咏怀《山村咏怀》【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注释及赏析注释①去:距离。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白话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

  • 已组词-已的组词

    2022-01-15 164 次 诗知识

    已组词-已的组词 已在前面的两个字组词【已而】不久;后来【已然】1、副词已经2、动词已经这样;已经成为事实【已经】发生了,过去了【已矣】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以理解为“啦”“已”为动词,止,完结【已诺】肆义亦作“已若”。许与不许;许或不许【已往】以前...

  • 讥笑的意思

    2022-01-15 384 次 诗知识

    讥笑的意思 讥诮分类:语文关键词:讥诮-讥诮-语文学习资料知识精选嘲笑、讥讽提示:讥讽,讽刺等类似问题类似问题1:快冷笑哄笑大笑狞笑的意思,回答的多给得分越多哦![语文科目]讥笑jīxiào冷言冷语地嘲笑,有时达到讥笑人和斥责人的地步.(讥讽和嘲笑)类...

  • 《还陕述怀》李世民唐诗鉴赏

    2022-01-15 68 次 诗知识

    《还陕述怀》李世民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还陕述怀》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关东胜利回师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短排。此诗描写战争场面,抒发时事感慨,充满浩然正气。在艺术表现上,全诗熔议论、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五联十句,一气呵成,构思精缜、语言凝炼;中间三联六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原文】还陕述怀慨然抚长剑⑴,济世岂邀名⑵。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⑶。遍野屯万骑⑷,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⑸。在昔戎戈动⑹,今来宇宙平⑺...

  • 号称居士的诗人及称谓

    2022-01-15 87 次 诗知识

    号称居士的诗人及称谓 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草堂居士——魏野(北宋诗人);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茶山居士——曾畿(南宋诗人);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

  • 词的格式 - 词牌

    2022-01-15 227 次 诗知识

    词的格式 -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⑴本来是乐曲...

  •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薛稷唐诗鉴赏

    2022-01-15 157 次 诗知识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薛稷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是初唐诗人薛稷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在自然质朴的语言中,深深地蕴含着对故土的思念、对政治的隐忧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在沉郁哀伤的音调中,透露出一种骏爽刚健的风格特征,这正是杜甫所称道的古风,亦即建安风骨的体现,也正是沈德潜所说的“高浑超逸”之处。在从容的外表下,激昂慷慨的感情,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出强烈的感染力。【原文】秋日还京陕西十...

  •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2022-01-15 102 次 诗知识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诗词深度赏析(田园系)之《山居秋暝》史丽丽【原文】《山居秋暝》年代:唐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1.暝:日落,夜晚。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3.新:刚刚。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5.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衣服。7.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

  •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宋之问唐诗鉴赏

    2022-01-15 398 次 诗知识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宋之问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所创作的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岭南途中,通过描写诗人被贬广东途中所见景物,抒发诗人对世俗,对自生窘境的一种无奈之情。【原文】早发1始兴2江口至虚氏村3作候4晓5逾6闽7嶂8,乘春望越台9。宿云10鹏11际12落,残月13蚌中开14。薜荔15摇青气,桄榔16翳17碧苔。桂香多露裛18,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19啸20,衔花翡翠来。南中21虽可悦,北思2...

  • 红楼梦探春判词赏析

    2022-01-15 392 次 诗知识

    红楼梦探春判词赏析 ??探春词??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诗词鉴赏】??这一首说的是探春。??判词前"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这副画象征着探春像断线的风筝一样离别故土,船和海是暗示她远嫁的情景??探春是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生的。在贾家四姊妹中她排行老三,是最...

  • 唐 · 黄巢《不第后赋菊》赏析

    2022-01-15 286 次 诗知识

    唐 · 黄巢《不第后赋菊》赏析 诗词深度赏析(咏菊系)之《不第后赋菊》【原文】《不第后赋菊》年代:唐作者: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释】⑴不第:科举落第。⑵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⑶杀:草木枯...

  • 古诗词中常见借代词语

    2022-01-15 424 次 诗知识

    古诗词中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

  •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苏颋唐诗鉴赏

    2022-01-15 311 次 诗知识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苏颋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是唐代诗人苏颋所作的一首歌功颂德之作。此诗旨在歌颂君主游幸迎春,极尽雍容华贵的盛况,言辞间充满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自豪感。全诗情调自然欢畅,语言典丽明快,行文从容,音律优美,颂扬君功不着形迹,全由意带双关而来,可算是一首精巧的形式主义作品。【原文】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⑴东望望春春可怜⑵,更逢晴日柳含烟。宫中下见南山尽⑶,城上平临北斗悬⑷。细草偏承回辇处⑸,轻花微落奉觞前⑹。宸游对此欢无极⑺,鸟哢声声入管弦⑻。【注释】⑴幸...

  • 词的对仗

    2022-01-15 401 次 诗知识

    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对仗的,有自由的。固定的对仗,例如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此类固定的对仗是很少见的。一般用对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园春》前阕第二三两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两句;后阕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第七八两句。又如《念奴娇》前后阕第五六两句。又如《浣溪沙》后阕头两句。《沁...

  • 藏头诗知识

    2022-01-15 477 次 诗知识

    藏头诗知识 藏头诗,一名“藏头格”,属怪异诗一种。这种诗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这种诗常常都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智多星巧作藏头诗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卢俊义乃河北俊杰,他不仅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济人危困,而且武艺高强,名闻四海,人称“河北玉麒...

  • 文天祥 《过零丁洋》赏析

    2022-01-15 255 次 诗知识

    文天祥 《过零丁洋》赏析 【原文】《过零丁洋》年代:南宋作者: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释】1)零丁洋:在现在的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2)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3)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四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