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ào zhí zhī wù
成语解释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成语造句
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
相关组词
盗字组词 跖字组词 之字组词 物字组词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赃物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成语形式
ABCD
相关查询
包含盗字的成语、 包含跖字的成语、 包含之字的成语、 包含物字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ABCD成语、儒林外史的成语
盗跖之物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盗的成语
盗名暗世 盗名欺世 盗亦有道 盗跖之物 盗钟掩耳 盗玉窃钩 盗怨主人 盗铃掩耳 盗嫂受金 盗食致饱 盗憎主人 盗锺掩耳
第二个字是跖的成语
盗跖之物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阿保之劳 阿保之功 暧昧之情 爱莫之助 安身之处 安身之地 鞍马之劳 暗昧之事 岸谷之变 案牍之劳 八拜之交 八斗之才 八荒之外 霸王之资 白圭之玷 白华之怨
第四个字是物的成语
爱人利物 暗室求物 傲睨万物 傲世轻物 敖世轻物 暴殄天物 杯中之物 别无他物 别无长物 不失旧物 不可方物 不轨不物 残民害物 柴天改物 成己成物 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