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àng pì xié chǐ
成语解释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成语造句
然而民不知义,复迫困穷,放辟邪侈而入于罪者,非陛下陷之乎?(宋·程颐《上仁宗皇帝书》)
相关组词
放字组词 辟字组词 邪字组词 侈字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肆意作恶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形式
ABCD
相关查询
包含放字的成语、 包含辟字的成语、 包含邪字的成语、 包含侈字的成语 、ABCD成语
放辟邪侈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放的成语
放纵驰荡 放虎自卫 放饭流歠 放荡不羁 放刁撒泼 放言遣辞 放歌纵酒 放虎归山 放浪形骸 放牛归马 放辟邪侈 放任自流 放辟淫侈 放长线钓大鱼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二个字是辟的成语
鞭辟向里 鞭辟着里 鞭辟近里 鞭辟入里 不辟斧钺 独辟蹊径 放辟邪侈 放辟淫侈 另辟蹊径
第三个字是邪的成语
放辟邪侈 放僻邪侈 乖僻邪谬 家言邪学 目不邪视 旁门邪道 歪风邪气 歪门邪道 歪心邪意 异端邪说 淫辞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