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ùn páo bù chǐ
成语解释
缊袍:以乱麻、乱棉絮制成的袍子,指穷人穿的衣服;耻:丢脸。虽穿得破,而不认为可耻。比喻人穷志不穷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子路)也欤。”
相关组词
缊字组词 袍字组词 不字组词 耻字组词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成语形式
ABCD式
相关查询
包含缊字的成语、 包含袍字的成语、 包含不字的成语、 包含耻字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
缊袍不耻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缊的成语
缊褐瓢箪 缊袍不耻
第二个字是袍的成语
粗袍粝食 麤袍粝食 冠袍带履 黄袍加体 黄袍加身 蟒袍玉带 披袍擐甲 绨袍之义 绨袍恋恋 同袍同泽 脱袍退位 缊袍不耻 紫袍玉带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哀而不伤 暧昧不明 爱理不理 爱答不理 暗室不欺 按捺不住 按兵不举 按兵不动 按纳不住 按捺不下 闇室不欺 昂昂不动 傲慢不逊 凹凸不平 把持不定 八九不离十
第四个字是耻的成语
报仇雪耻 包羞忍耻 抱怨雪耻 报怨雪耻 卑鄙无耻 不以为耻 寡廉鲜耻 含垢忍耻 行己有耻 厚颜无耻 荒淫无耻 毁廉蔑耻 礼义廉耻 瓶罄罍耻 缾竭罍耻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