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

拼音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解释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

不识庐山真面目

成语出处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语造句

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相关组词

不字组词 识字组词 庐字组词 山字组词 真字组词 面字组词 目字组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分句;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形式

7字成语

相关查询

包含不字的成语、 包含识字的成语、 包含庐字的成语、 包含山字的成语、 包含真字的成语、 包含面字的成语、 包含目字的成语 、7字成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不的成语

不成器 不安于室 不安于位 不白之冤 不拔之志 不卑不亢 不安其室 不避斧钺 不瞅不睬 不成三瓦 不成体统 不辨真伪 不揣冒昧 不逞之徒 不差毫发 不辞而别

第二个字是识的成语

博识多通 博识洽闻 不识东家 不识好歹 不识局面 不识马肝 不识起倒 不识不知 不识大体 不识高低 不识时务 不识抬举 不识泰山 不识一丁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第三个字是庐的成语

倚人庐下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上一篇:挈妇将雏
下一篇:无耻谰言

欢迎参与[不识庐山真面目]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