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ǐ jiǎo zhī shì
成语解释
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成语造句
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相关组词
掎字组词 角字组词 之字组词 势字组词
近义词
犄角之势
反义词
停滞不前 得过且过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互相配合,两面夹击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形式
ABCD
相关查询
包含掎字的成语、 包含角字的成语、 包含之字的成语、 包含势字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ABCD成语、晋朝成语
掎角之势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掎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角的成语
吹角连营 戴角披毛 地角天涯 鼓角齐鸣 鼓角相闻 圭角不露 圭角岸然 海角天涯 海角天隅 掎角之势 犄角之势 口角春风 口角风情 口角生风 叩角商歌 麟角凤嘴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阿保之劳 阿保之功 暧昧之情 爱莫之助 安身之处 安身之地 鞍马之劳 暗昧之事 岸谷之变 案牍之劳 八拜之交 八斗之才 八荒之外 霸王之资 白圭之玷 白华之怨
第四个字是势的成语
抱法处势 兵无常势 并威偶势 乘时乘势 大张声势 鼎足之势 风张风势 狗仗人势 狗傍人势 狗仗官势 虎狼之势 掎角之势 犄角之势 简贤附势 揆理度势 揆情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