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guǐ zhī tú
成语解释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成语造句
我们要坚决打击不轨之徒
相关组词
不字组词 轨字组词 之字组词 徒字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甘拜下风 自暴自弃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坏人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成语形式
ABCD
相关查询
包含不字的成语、 包含轨字的成语、 包含之字的成语、 包含徒字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ABCD成语、晋朝成语
不轨之徒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不的成语
不成器 不安于室 不安于位 不白之冤 不拔之志 不卑不亢 不安其室 不避斧钺 不瞅不睬 不成三瓦 不成体统 不辨真伪 不揣冒昧 不逞之徒 不差毫发 不辞而别
第二个字是轨的成语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阿保之劳 阿保之功 暧昧之情 爱莫之助 安身之处 安身之地 鞍马之劳 暗昧之事 岸谷之变 案牍之劳 八拜之交 八斗之才 八荒之外 霸王之资 白圭之玷 白华之怨
第四个字是徒的成语
不逞之徒 不轨之徒 不法之徒 谗佞之徒 斗筲之徒 高阳酒徒 好色之徒 好事之徒 狐鼠之徒 酒色之徒 木石为徒 圣人之徒 实繁有徒 市井之徒 实蕃有徒 饕餮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