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àn tí shī kū
成语解释
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成语出处
《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成语造句
无
相关组词
干字组词 啼字组词 湿字组词 哭字组词
近义词
哭哭啼啼
反义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哭泣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形式
ABCD
相关查询
包含干字的成语、 包含啼字的成语、 包含湿字的成语、 包含哭字的成语 、ABCD成语、描写表情的成语
干啼湿哭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干的成语
干净利落 干名采誉 干卿底事 干云蔽日 干柴烈火 干城之将 干将莫邪 干父之蛊 干巴利落 干脆利落 干戈载戢 干净利索 干名犯义 干啼湿哭 干巴利脆 干脆利索
第二个字是啼的成语
干啼湿哭 柳啼花怨 鸟啼花落 鸟啼花怨 啼啼哭哭 鸮啼鬼啸 莺啼燕语 猿啼鹤唳 猿啼鹤怨
第三个字是湿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哭的成语
抱头大哭 抱头痛哭 包胥之哭 长歌当哭 长歌代哭 干啼湿哭 蛤蟆夜哭 行号巷哭 号咷大哭 号啕大哭 嚎啕大哭 号啕痛哭 街号巷哭 狼号鬼哭 牛衣夜哭 秦庭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