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ān shòu dù hé
成语解释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成语出处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成语造句
无
相关组词
三字组词 兽字组词 渡字组词 河字组词
成语形式
ABCD式
相关查询
包含三字的成语、 包含兽字的成语、 包含渡字的成语、 包含河字的成语、包含数字的成语 、
三兽渡河相关成语
第一个字是三的成语
三差两错 三茶六饭 三长两短 三朝元老 三从四德 三番五次 三寸之舌 三班六房 三翻四复 三曹对案 三分鼎足 三对六面 三坟五典 三马同槽 三户亡秦 三媒六证
第二个字是兽的成语
鸟兽散 鸟兽行 百兽率舞 鸟兽率舞 困兽犹斗 禽兽不如 禽兽不若 三兽渡河 率兽食人
第三个字是渡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河的成语
百二关河 百二山河 半壁山河 暴虎冯河 被山带河 辨如悬河 辨若悬河 表里山河 不废江河 长江大河 楚界汉河 大好山河 带砺山河 担雪填河 倒峡泻河 不到黄河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