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出自清代诗人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全诗赏析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拼音解读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

欢迎参与[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